电视走到今天,仍离不开广告营销的传统营销模式,但在目前情况下,再将所有的收入和利润预期压在广告营销一条道上,已不是明智之举。
最近两年,在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各省级卫视在新的政策背景、媒介环境下,开始进入调整和沉淀的新阶段。
近期,「广电独家」采访了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兼卫视频道总监任桐,以及江苏卫视副总监、节目中心主任王希,对频道的组织架构改革及节目创新机制进行了详细介绍。
▍组织架构改革,成立5大中心
2018年,江苏卫视进行了组织架构上的改革,成立了管理中心、节目中心、制作中心、营销中心、内容审核中心5大中心。这对节目特别有好处,减少了互相之间的扯皮,权责分明,一整套流程很顺畅。
在节目中心,只有编导这一个岗位。“你要想当制片人,拿项目来,提案通过了,招到标了,所有的运作、所有节目制作你说了算,除了公共成本。但当这个节目做完了,你就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任桐说。
任桐与同事也在观察和思考其中的不足,他们发现,有些商务沟通还不是那么顺畅。据透露,江苏卫视即将推出项目经理人,节目制片人就负责管住节目内容,所有广告商务都找项目经理人去处理。
“节目制片人也好,项目经理人也罢,关键是要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任桐强调。
在他看来,在坚持正能量和走正路的前提下,对所有员工实行这样一种绩效考核的体系,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活力,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江苏广电总台这么多年来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节目方面,任桐有自己的“小”坚持,比如几个“必须”:自制节目必须参与策划;外协节目必须参与评估;所有节目第一次开机时,只要在家,必须去现场;节目中有重要嘉宾,必须去向对方表示问候和感谢。
他认为,电视走到今天,的确仍离不开广告营销的传统营销模式,但在目前情况下,再将所有的收入和利润预期压在广告营销一条道上显然已不是明智之举。所以,在用户营销方面,江苏卫视一定要有新的突破,这也是总台对卫视做强做优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
任桐提到,“卜宇台长对提升主流媒体的复合影响力有3个方面的构想,一是从电视端到移动端,构建‘大屏+小屏’的传播新生态;二是从电视节目到新媒体产品,构建‘长视频+短视频’的内容新生态;三是从受众到用户,构建‘精准传播+精准营销’的运营新生态。”
“都说用户是新媒体的,观众是我们的,但从长远来讲,要想不被取代,就看我们能不能有效地把观众转变成用户。”在他看来,用户是精准的,而观众不是那么精准的,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客户现在投放的要求就是要精准,如果你给他的画像很精准,你一定会有你的用户群。所以,这是我们明年需要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谈及2020年的规划,任桐透露,要加大内容创新的力度,加大经营创新的力度,加大宣推创新的力度,关键一定要在用户营销这个问题上下大力气。
“有一个细节让我记忆很深刻。记得我在给卫视频道全体员工开会时,提出了接下来卫视工作的20项具体措施,几乎有一半的人把手机拿出来拍PPT。这个细节说明了一件事情,起码这个团队还有着一股热情和冲动,他们希望卫视越来越好,作为一份子希望主动出一份力。如果他觉得无所谓了,管你提20项还是100项,都会无动于衷。”任桐说。
▍节目中心机制大调整,方案提新常态化
目前,江苏卫视节目中心有150个编导,6~7支团队。在往年,节目中心在上半年进行周间节目的研发,下半年针对招商会前期作季播和周末节目的研发和方案征集。而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节目中心进行了一个大的机制调整,节目方案提新变得常态化。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你只要有方案,随时可以提交。”王希表示,他每个月会组织所有的节目团队、节目中心的管理层、频道的管理层进行一次评比,不管方案是不是可行,或者是不是到了可以操作的地步,都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在编导个人的绩效当中体现出来,作为一种鼓励。
同时,他每个月也会跟广告营销部门沟通。一旦市场上有需求,案子能够被客户认可,进入到样片制作的阶段,谁提交的方案,谁就是制片人。“我们内部对制片人已经没有任何的门槛。今天你来上班,案子通过了,明天你就可以做制片人。”
实行这一机制的背后,有王希的双重考虑。第一,不管什么时候,周间节目的阵地都很重要,因为对整个平台的支撑力很强;第二,对团队始终保持状态在线很重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做节目不能离开一线”。
目前,节目中心已经进行连续两个月的评比,大概出了十几个方案,未来推出的一些新节目就会从这里出来。“不在于它能提供多少,而在于这样一种机制,一扇门永远敞开着,让大家一直保持头脑在线,也算是对团队的一个要求。”王希说。
王希也提到,干电视行业年纪不能太大,心态更不能老,节目中心的90后已经占到总人数的百分之四五十,成了顶梁柱。
“每个项目任命一次,项目结束,任期结束。大家真的是需要做一台永动机。”王希说,电视就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行业,从一线做起,时间长了也就成了手艺人,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手艺人永远有他的地位。
在江苏广电总台招商年会上,江苏卫视一口气发布20多档节目,将在情感、益智、音乐、文化等几大核心门类上继续发力,进一步深化类型优势的势能显露无疑。
这其中,关注宇宙深空的科幻电视综艺节目《从地球出发》硬核揭面,尤其令人关注。对此,王希表示,从《最强大脑》《一站到底》到《超级战队》《超凡魔术师》,再到《百变达人》《从地球出发》,江苏卫视一直希望利用好科技题材,把客厅文化拉回来。“往小了说是塑造好的品牌节目,往大了说就是创作出大众喜爱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一方面,综艺矩阵题材丰富、类型多元,另一方面,王希指出,它们也要同时满足几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是品质。不管是周间节目还是周末节目,不管是季播的还是常态的,或者晚会、大型活动,都要好看。“要是个精装修,不要是个毛坯房。”
第二是温度。“你愿不愿意给孩子看?你愿不愿意给周围的大众看?这两个层面,要把握好。”
第三是将内容放在第一位,节目还是要靠本身的特点和内容吸引人。“这也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你让客户对节目越来越了解了,给他的信心就越来越多,他才会发现内容才是更吸引观众的,但这个过程需要勇气。”
在传播样态上,王希觉得大屏和小屏的联动非常重要,在今后所有的项目中将会非常讲究这一点。“但千万不能是一个节目在手机上播完又在电视上播,而是两个版本,同一个IP。”
他打算首先在一两个小项目上尝试跟小屏联合,然后计划将2019~2020年跨年演唱会做成一个全媒体融合的品牌。
王希同时也强调,不管是大屏时代还是小屏时代,内容永远是核心、在“C位”,也希望所有同行都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没有内容,没有人才,所有的媒体融合也就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取得任何好的效果。
▍一年4场晚会是基本要求
近些年,江苏卫视的跨年晚会多次惊艳亮相后,这支25~30人的团队也格外被人们所关注,追求内容呈现的极致化成为外界对他们的最大印象。
“中秋休息3天,跨年晚会已经开始筹备了。”王希告诉「广电独家」,作为“荔枝超级晚”品牌的首秀,这次的“聚划算99划算盛典”被内部称为堪比“小跨年”,刚一结束,这个由25个核心导演组成的团队又开始全力面对今年的重头戏——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的筹备工作。
一年4场晚会是王希给他们的基本要求。“节目的创意是想出来的,没有积累,没有沉淀,很难有好的东西出来。”王希说,“我也希望他们从每场晚会到每个节目,都当成一个作品来对待,而不是仅仅当作完成任务。”
关于晚会,江苏卫视从两条线展开架构与发力。一条是“荔枝超级晚”,另一条是以跨年为龙头和核心的节庆板块,不过现在名称还没有想好。
在晚会制作这一块,江苏卫视跨年团队从资源整合、节目创意到品质保证,在业内都是首屈一指的。王希在想,除了跨年这一天,团队的资源和优势能不能再放大?一是在节庆方面,比如中秋、七夕等都可以做晚会;二是可以在定制晚会、与IP品牌结合的晚会上有所突破。如此,便有了“聚划算99划算盛典”。
“聚划算99划算盛典”和即将举行的跨年演唱会导演组都是这支队伍的核心成员,他们总是用不同的作品不断夯实这个“标签”。
的确,不管是晚会还是活动,“跨年团队”一直水平在线,且稳中有进,惊喜频现。任桐直言,这是最让他骄傲的队伍。“我为他们骄傲在哪?因为他们不断地否定之否定——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他们仍然愿意不断去尝试,敢于打破自我。这就是卜宇台长常说的极致化做事的态度。”
让王希感到欣慰的是,江苏卫视的跨年团队是一支狼性团队。这些人有江苏台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但不管来自哪里,大家只有一个身份,就是跨年团队的成员。
“所有人都在想着,如何更好地完成自己这一部分?如何超越去年?如何有更好的玩法?我们的压力和考核指标也不会仅限于收视、收入、网络热度、话题度这些数据。”王希说,他在跨年团队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对节目负责,我为大家的成果负责。”
在跨年晚会方面,王希主要为团队解决2个问题:一是把握好创作方向,控制好内容品质;二是扮演好“阀门调节”的角色,为成员承担压力和风险。
这次能不能得到观众、行业、台里、主管部门等各方面的认可?在王希看来,自己作为压力的中枢,有些压力是可以传递的,有些只能自己消化。
“创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不想把压力和纠结传导到团队里面去,“希望团队在项目操作上,更多的是一种自我革新、自我优化的创作状态,而不是去年这样子了,今年怎么办?”
“我把周围的压力挡一挡,你们潜心去做,做到极致,在你们有些懈怠或者有点偷懒之后,我就开闸放一点压力给你。”虽然节目中心有很多工作要处理,有很多节目要管,但每一年的跨年都是王希投入心血和精力最多的地方。